开发区法院强化四项举措开展普法宣传全力营造阳光透明的法治环境 |
||
来源: 发布时间: 2023年03月30日 | ||
开发区法院强化四项举措开展普法宣传 全力营造阳光透明的法治环境 2022年以来,开发区法院在做好审判执行工作的同时,不断增强法制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提升法治宣传的社会效应。 一是深化以案释法,提升普法宣传针对性。充分用好以案释法手段,在立案环节、审理环节、宣判环节、执行环节全过程,针对社会各界关注、群众企业常见案件,做好答疑解惑、明法释理工作。同时,充分运用庭审直播公开的方式进行以案释法,进一步加强司法公开透明力度,2022年至今,累计庭审直播案件804件,观看量87305次, 网上开庭1123次,取得良好普法效果。 二是抢抓重要节点,强化普法宣传时效性。充分抓住省高院民法典“五个一百”活动及传统节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制定专项主题普法宣传方案;积极邀请社会各界代表人士参加座谈会、庭审观摩、公众开放日等,增进群众对法院工作的了解认知;开展“普法进社区、进学校”宣传活动,选派法官定期深入民营企业开展走访调研,编制印发《民营企业常见法律风险防范指引》小册子,将群众的法制需求全面融入到普法宣传之中。2022年以来,累计开展宣传活动36次,实地走访、电话联系企业154家,提供现场法律咨询460余人次,有力提升了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的知晓率和满意度。 三是拓展路径渠道,提高普法宣传广泛性。在审判区、诉服大厅和办公场所部分区域树立法院文化展板,内容涵盖法制历史、榜样力量、廉政建设;在诉讼服务中心LED电子显示屏,滚动播出开庭公告、案件庭审、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法院动态等内容,在审判区休息处架设两台多功能电子屏,循环播放法院文化相关知识,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加便捷的司法公开新载体;在滨州汽车总站法治文化主题广场制作“民法典与生活同行”系列展板,以文字和漫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普法宣传;通过电视、报刊媒体等传统媒介,向社会及时全面准确发布司法信息和重大活动内容。去年以来,在省市级及以上主流媒体报刊发布宣传稿件82篇,发布法制宣传片9部。 四是创新工作模式,深化普法宣传互动性。充分运用新兴媒体,探索将单向宣介变为互动宣传,日常定期更新工作动态、公布典型案例,通过以案释法、法官说法等多种喜闻乐见的形式,对群众常见的社会热点法律问题进行深入浅出地解读。同时,针对网友通过微信平台发送的法律咨询信息,及时联系一线审判部门法官进行回应,并及时联系立案。截至目前,微信公众号关注人数已达1664,浏览量45551,2022年以来累计发布微信文章483篇。(开发区法院 范颖供稿) |
||
|
||
【关闭】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