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莘县人民法院门户网站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案件报道
【小案不小办】巧解心结促执行 十年恩怨终化解
来源:   发布时间: 2023年06月15日

    2023年6月7日凌晨1点,人们早已进入甜美的梦乡,莘县法院门口却灯火通明,原来是刚执结的一起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正在当场过付。

    事情还得从13年前说起,2010年苏某驾驶越野客车,沿临商路自北向南行驶至莘县十八里铺林庄桥口处时与对行掉头的任某的轻型货车发生了侧面碰撞,后越野车又与骑电动自行车的任某元发生碰撞,致任某元当场死亡。莘县交警队以任某违法掉头、遇情况采取措施不当为依据认定任某与苏某承担事故的同等责任。原告起诉前,苏某与死者近亲属达成赔偿协议,任某拒绝赔偿,该案被诉至法院。该案经历了一审、二审、莘县法院重审、聊城中院二审多次审判程序,最终任某被判赔偿死者近亲属170000元。

    多次的诉讼程序并没有让任某真正认识到自己为什么需要承担赔偿责任。“他不是我撞的,我没碰到他,为什么要我承担责任?”被执行人任某对判决书的结果不理解、不认可,十多年来对法院执行抵触、排斥、逃避。今年6月10日以来,莘县法院负责执行信访的同志接待了申请人,向申请人通报案件执行情况,然后向院党组进行了汇报,院党组对此高度重视,成立执行专案小组,研究制定了执行方案,下大气力化解此案,做到案结事了。

    执行专案小组成员针对任某不理解的状况,向其进行释法明理,详细解答,最终被执行人终于认识到了自己的问题,但对如何履行只字不提。

    晚上8点,面对情绪激动的申请人、一言不发的被执行人,执行专案小组在做好送拘被执行人准备的同时,继续分组做双方当事人的工作。

    晚上10点,办案人员决定将被执行人送往拘留所。在送往拘留所的路上,继续对被执行人做工作,做最后的尝试。同时做申请执行人的工作,让其做部分让步。

    晚上12点,双方当事人在执行人员的耐心劝说下各退一步,达成调解意向,被执行人家属开始借钱履行协议。

    凌晨1点,协议当场履行完毕,双方当事人握手言和,一桩十余年的恩怨终于画上了句号。

    强制执行易,案结事了难,莘县法院始终将案结事了作为执行工作的终极目标,在保障胜诉当事人权益得以实现的同时,始终坚持善意执行理念,下大气力化解双方当事人矛盾,促进社会和谐,让执行的“铁拳”伸得出去,也缩得回来,为辖区和谐稳定贡献司法力量!

关闭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莘县人民法院 ICP备案号:鲁ICP备13032396号
地址:山东省聊城市莘县政府街东首 电话:立案、审判事宜请咨询0635-7386677,执行事宜请咨询0635—7386630。 邮编:25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