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让我们的城市按下了暂停键,但是案件办理和解决纠纷不能停止。连日来,面对疫情复杂形势,莘县法院根据县委疫情防控工作安排部署,在迅速组织干警下沉一线支援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积极采用线上立案、调解、庭审等方式,确保公平正义不掉线,努力破除疫情阻隔的藩篱。
居家坚持办好案 线上解纷获称赞
近日,莘县法院行政庭干警在居家隔离期间通过网上调解,审结了一起相邻采光纠纷案件,原告撤诉结案,受到双方当事人的交口称赞。
原告刘某某系莘县燕塔街道村民,被告赵某某系刘某某邻村村民,两家土地隔路相邻。被告赵某某多年前沿原告刘某某承包的耕地旁田间小路上栽种了50余棵树木,现树木长大,树冠遮阴,影响了原告耕地的农作物生长。经双方村委会及司法所多次调解,问题一直未得到解决。原告为此诉至莘县法院,要求被告将其栽种在原告耕地旁的树木刨掉并赔偿经济损失8000元。
因该案系环境资源案件,莘县法院受理后,分配至行政庭审理。行政庭承办法官了解到双方当事人系邻村,虽有矛盾,并经村委会、司法所多次调解未果,但并非矛盾不可调和,就将该案纳入到诉前调解程序进行调解。但突如其来的疫情,导致双方当事人不但不能到庭参与调解,就连承办法官也被隔离在家中。为尽快了结该案,解群众所困,承办法官在家中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多次联系双方当事人,将该案可能引起的法律后果明确告知了原告。经多次沟通、协调,双方最终达成了调解协议,原告亦同意撤回起诉,并将撤诉申请书以微信的方式给承办法官发了过来。
该案的调解审结,将“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切切实实落到实处。
疫情如大考 公正不掉线
近日,城关法庭审理的李某诉某房产服务公司一案中,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虽然无法面对面调解,但承办法官充分运用电话、微信、在线调解平台等方式与当事人打通互联互通渠道。
虽然无法翻阅纸质卷宗,承办法官通过掌上法院查看案件材料,通过当事人上传的照片和扫描件推敲案件细节。一部小小的手机,变成了连接法官与当事人之间的纽带。承办法官通过建立一案一微信群,指导当事人在身份确认、证据交换、在线调解等程序中有序发言,通过当事人提交的定房协议等证据材料,归纳双方争议焦点,并以此为突破口,在线进行了多轮调解,开展了法条援引、释法明理和类似案例分析等工作,最终成功达成了调解协议,并通过微信群聊确认了协议内容。
重重难关齐迈过,相隔千里化纠纷。疫情如大考,公正不掉线。莘县法院干警始终在群众身边,做到群众的声音听得见,案件的争点看得清,多方的调解聊得来,守护您的公平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