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莘县之发展,感中国之富强 |
||
来源: 发布时间: 2020年02月17日 | ||
大国泱泱,大潮滂滂,70年昼夜参商,70年继承开创,70年秋收冬藏,70年日趋富强。70年,我的祖国从一贫如洗到欣欣向荣,从积贫积弱到时代潮头,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我的祖国在美好的新时代迎来70周年的华诞,亲爱的祖国母亲生日快乐。 如果说我对祖国的爱是热烈的,那么我对莘县的爱就是深沉的。我本是人间羁旅客,是莘县这块土地哺我育我,从呱呱坠地到亭亭玉立,莘县以宽广的胸怀拥抱我,莘县以甘冽的泉水滋养我,是莘县给我安全感和归属感,我的根早已深深扎进莘县的土地,二十余载,我和莘县共同成长,共同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既是国家发展的历史性认知,也是土生土长莘县人的共同心声。这些年,莘县广大人民群众绝不再满足于温饱的解决,生活必要支出的赚取,转而期盼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前后需求的变化映射出莘县的发展,正是得益于莘县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正确引领和持续奋斗,我们的生活才能芝麻开花,我们的需求才会升级,才会向更多元,更丰富转变。就我而言,小时候总希望有一双绿色的全新雨靴,让我在下雨天也能自由玩耍,心心念念很久,也没能拥有。那时,对物质的需求是生活的全部,现在却不同,物质需要变得触手可及,人们转而寻求精神层面的满足。不仅我自己,我相信所有莘县人民都愿意在风景优美的顺河公园寻求心灵的静谧,愿意在高高耸立的燕塔体验文化的洗涤,愿意在繁华热闹的街区感受发展的自豪。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我们的言行举动都是活跃的莘县文化,传统文化、外来文化、特色文化、新生文化,作为一个个音符,相互交织,流淌跳跃70年,70年来,莘县始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谨守本来,吸收外来,包容开放,传承弘扬,让文化的精妙之曲滑进每个莘县人的耳朵里,传进每个莘县人的心里,融进每个人的生活里。小学的时候,我与朋友时常溜进文庙玩耍,年老的树木,肃穆的石像,认不得几个字的石碑,居于闹市而愈显厚重的氛围,这些深深印在我的脑海。大学我修读了汉语言专业,凭借专业知识,结合我所熟知的莘县方言,以《莘县方言中的儿化》完成毕业论文的创作。可喜的是,我的大学期间,文庙也进行了翻修,以更复古的建筑,更精心的保护诠释着莘县对文化的重视,对文化的积累,对文化的传承。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简政放权,创新监管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我相信每一名莘县人都能够感受到近些年来行政行为得以规范,办事流程得以优化,涉及人民群众基本需求和根本利益的问题正在逐步解决,人民群众在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中拥有更多的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全国优秀法官马敬启扎根基层24年,“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实事求是,兢兢业业,坚持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人们群众化解矛盾,将“接待当事人要热心、倾听诉求要耐心、审判案件要细心、解决问题要诚心”贯穿于审判活动全过程,努力做到“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广大青年既是追梦者,也是圆梦人。"作为一名有志青年,我于去年进入公务员队伍,成为莘县人民法院的一员。几个月来,我真正体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清气满乾坤”的氛围里,我择善而从,适应人民公仆角色,提升工作能力,化解群众纠纷,维护法律权威。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回首过去“雄关漫道真如铁”,展望未来“长风破浪会有时”,在时间的洪流里,在历史的长河中,“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担重任,砥砺前行,以奋斗之我,以青春之我,为莘县的建设添砖加瓦,为祖国的发展铺路架桥,为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房钦琰)
|
||
|
||
【关闭】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