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法院文化 > 法官随笔

怀念祖母

来源:   发布时间: 2019年05月14日

怀念祖母

                         ——刘夫坤

    清明将至,对祖母深重的怀念萦绕在心头:一位历经沧桑的老人,蹒跚向前的步履,慈祥可亲的音容,让我今生永远不能忘却。

    祖母祖籍河北保定,生于清朝末年,倘还在世的话,该有百多岁了。她一生不曾有自己的名字,只是依据婆家娘家的称谓叫刘李氏。爷爷年轻时迫于家境贫寒投身旧军队,在一次战斗中因冒死从战场上救出受伤的徐源泉(徐当时是团长,属东北军张作霖部,后被南京国民政府授予陆军二级上将),被徐信任委任为副官。部队驻守保定期间,经人介绍与祖母认识结婚,生育我大姑、父亲。东北军易帜后徐部被派驻武汉,祖母带着我幼小的父亲随爷爷一起去了汉口(此时大姑年稍长随军不便留在保定奶奶娘家),又先后生育我叔叔、小姑。“七七”事变后日军进攻武汉,战事吃紧,爷爷无奈将祖母及三个孩子送回山东老家,此时小姑才一岁多点,爷爷与全家一别后就杳无音信。从此,祖母和她孩子们的命运就被彻底改变了。直至改革开放后爷爷才回到故乡与家人团聚,这一别就是四十多年。

    爷爷的故乡对于祖母来说完全是陌生的--没有一个熟人、亲人,年轻的祖母迈着小脚(在那个以脚小为美的时代,祖母裹了一双小脚),带着三个幼小的孩子蹒跚着走了过来。爷爷离家的时候其父母已不在人世,他是与哥哥嫂嫂一起生活,祖母回到家乡的时候连一间房子住都没有。祖母在好心邻人帮助下硬是迈着小脚用泥巴盖起了一间小屋,一家四口人才算勉强有了安身之处,大爷爷(爷爷的哥哥)家给了祖母两亩簿地算是分了家产就再也不管了。祖母用爷爷仅給的一点安家费置办了简单的生活用品和生产工具,还买了一盘小磨--山东人吃煎饼先用磨把粮食磨成面糊,再用熬子烙成煎饼吃,祖母身材瘦小、力气也小,大的磨一个人推不动。

    祖母是坚强的。以前从没有吃过煎饼、烙过煎饼的她,迫于生活,只得到邻人家学习制作煎饼的过程,回来后就准备粮食开始推磨磨面糊、烙煎饼。刚开始的时候由于没掌握要领,不是粮食没泡透,加之祖母身小力薄推起磨很是吃力,就是水放的不均匀,磨出的面糊或太稠或太稀,烙的煎饼因此不是太厚就是太薄。祖母白天颠着小脚坚持干农活,晚上练习推磨、烙煎饼的技巧,开始由于祖母急于求成、活干的太急,推磨推得脚掌打了泡,拿木片烙煎饼的手累的肿的老高。可是,不久祖母烙出的煎饼连邻人都刮目相看了。大家出身的祖母以前从没做过针线活,现在三个孩子的衣服需要自己亲自做,她只能左邻右舍的东学一点西看一点,一点一点的摸索,虽然起初做的不好看,但慢慢地祖母做的衣服不但自己孩子穿的合体,后来连邻人家都找她给孩子们做衣服。

    祖母是勤劳的。大爷爷给的两亩簿地虽然贫瘠,可是祖母知道它的珍贵、它的重要。她虽然起初不谙农事,可她知道那是她和孩子们的救命田,老人家起早贪黑的在田里忙碌着--播种、间苗、除草、施肥,勤谨地侍弄着全家赖以生存的土地。即使这样,田里收获的粮食还是不够全家人吃。祖母在忙完农事时,总要在大户人家的田边地头种些杂粮,秋天收获的时候拿到集市上卖掉,然后买一些粗粮及油盐酱醋,以补充饥荒,维持家用。有一年春天,家里仅剩下少许粮食,祖母只能外出挖野菜做稀粥给全家吃,看着面黄肌瘦的孩子们,走投无路的祖母一度想带着孩子离开老家回保定娘家生活,好心的邻人知道祖母娘家路途遥远,担心孤儿寡母的祖母路途悱恻,百般挽留和周济,祖母一家才留了下来。

    祖母是善良的。尽管祖母带着我的父亲、叔叔、小姑艰难的生活着,可对敦朴的乡邻,祖母总是有求必应:帮他们一块照看孩子、农闲时给孩子们裁剪衣服。我小的时候偶尔会和邻居孩子打架,即使不是我的过错,祖母总会规劝我说:孩子,邻居们对我们是有恩的,做人要厚道,要知恩图报,不管什么时候我们都要善待他们。祖母留给我最大的遗产,是造就我正直与善良的品格,她以自己的行为,感染影响着我、教育着我,要为人忠厚、大度、宽容,多做善事,要刚正不阿。老人家的教诲直到今天我还是时刻牢记,对善良的乡人,我始终尊重有加,有时见到他们进城我会主动安排饭食给他们吃,略表谢意。六、七十年代,正是我们都生活困难的时候,祖母一家有时也难得温饱,可是,每到年关时,常有衣衫褴褛的讨饭者来到门前,祖母总要拿出一点吃的东西送给人家。如果赶巧在吃饭的时候,老人家总会盛一点热汤给人家,口中还不住念叨着:大过年的,多不容易,快喝点热汤暖暖身子,早点回家,好歹过个年吧!

    记得我小时候得了疝气,生病的时候痛的哇哇直哭,我的父母由于忙于农活无暇照看我,祖母总是紧紧的抱着我,唱着小曲哄着我,生怕有什么闪失,关爱之情溢于言表。祖母每做好吃的,总要给我留一点,或者是我放学回家,或者是我在外玩耍后回家,祖母见到我后急切地喊着我的乳名,拿出留的东西给我,看着我狼吞虎咽吃东西的样子,祖母慈祥的笑了……

    苦难的日子一天天过去了,我也渐渐长大了,而且,后来考上了学,吃上了当时让农村人羡慕的商品粮。记得我离家上学走的那天,祖母慈爱的抚摸着我的头殷殷地叮嘱着我说:要好好念书,将来做个正直人,不要忘了本。看到祖母满脸的皱纹、花白的头发,想到祖母为了这个家付出的艰辛,想到即将要离开疼我爱我的祖母,我不由得鼻子一酸,泪水禁不住流了下来。祖母擦了擦我的泪水,高兴的说:哭什么孩子,这是奶奶早就期盼的,是好事,是好事。多少年来,历经沧桑的祖母的朴素教诲始终萦绕在我的耳畔,催我奋进,让我时刻牢记做人做事的道理。无论在我当教师的时候,还是我现在做法院工作,我都是尽心工作,不出卖自己的良知,努力做一名好老师、好法官。可是,我亲爱的祖母却慢慢的衰老了,岁月将她满头青丝染成白发,原本瘦小的身体变得更加矮小了。1989年的夏天, 已是近90岁高龄的祖母走完了她不平凡的一生。祖母病重期间,因为我在异乡工作,不能早晚在病床前服侍,只能频繁的往返照看,心情万分沉重。祖母临终的时候,据我父亲讲祖母是那样的安祥、那样的释然,平静地闭上了慈祥的双目。而作为她的孙子--她最疼爱的孙子,我却因为在外参加函授毕业考试,在祖母弥留之际没能看上老人家一眼,没能赶上为她老人家送终,我万分悲痛、追悔莫及:这是我一生中的遗憾,永远也没法弥补。当我考完试回到家的时候,祖母已经安葬完毕,面对那一抔黄土,想象着祖母苦难的一生,我长跪不起,涕泪俱下……

    现在,我已不再是祖母刚去世时年轻的我,经历已经让我变得成熟和理智,也不再容易激动和感情用事。但每年的清明节,每当我站在祖母的坟前,仿佛看见祖母吃力推磨的身影、想象着寒风中祖母佝偻着身体蹒跚地独自走在乡间小路上,怀想祖母为了今天这个家吃的苦、受的难,我总是无法控制自己悲伤的情感,总是泪流满面,这长流的泪水既是对祖母的怀念,也是对祖母的愧疚!

    祖母离开我已二十多年了,总想写一篇文章纪念老人家以寄托我无尽的哀思,却每每琐事羁绊,几次搁笔,情无所依,而终为憾事。今天终于写出来,既是怀念祖母,又是祝福老人家天国康顺,愿祖母的在天之灵永远佑护着她的子孙后代!

    我爱我的祖母,我将永远怀念她,我的祖母!

    安息吧,祖母!

关闭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郯城县人民法院 ICP备案号:鲁ICP备13032396号
地址: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区人民路1号 电话:0539-7156000 邮编:276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