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法院文化 > 法官随笔

文曲昌兴,息讼止争

来源:   发布时间: 2020年09月03日

文曲昌兴,息讼止争

来源:山东莱西市人民法院       发表日期:2020-08-31       

一日午饭后,走在姜山的街道上,三村入口处高耸的牌坊映入眼帘。近观,牌坊后刻“崇德向善”“一门三进士”等字样。

牌坊,作为中华文化的符号,历史源远流长,乃历代为表彰科第功勋及德政忠孝所立的建筑。回法庭后查阅资料,始知“御史坊”系纪念姜山迟氏明清年间三名进士迟鑛、迟大成、迟逢元而立,其中迟大成天启年间拜监察御史,乃学而优则仕的典范。姜山,莱西的南大门,以基金小镇而闻名的经济重镇,不仅诞生了胶东第一个农村党支部,亦是文脉绵延昌盛,俊彦辈出之地。

监察御史,虽品秩不高,但掌监察百官、纠正刑狱,乃至关系社会公平正义……穿越古今之际,想起有个发生在该村的身体权纠纷案件至今尚未审结。

文曲昌兴,化育民心,息讼止争,古已有之。如何化解矛盾?多年的人民法庭工作实践中,我认为“马锡五”审判方式,仍值得我们借鉴光大,其精髓,把庭审开到田间地头,把工作做到老百姓家中,把公平正义留在老百姓心中,让各种矛盾纠纷消弭在萌芽状态自是实践之真谛。

庭审之日,风起雨落,我们早早到达村委大院,布置好巡回法庭。案情虽不复杂,但当事人因多年前宅基地之争有过隔阂,彼此言辞颇有不敬。

此次纠纷,系因原告迟某业遛狗时惊吓到被告迟某松孙子,双方先是口角之争,互相指责,后又翻出陈年旧事,进而动起手来。

庭审调解过程中,我将村里的综治网格员及双方叫到一起,把在街上拍的“御史坊 ”照片向他们展示。不等我解释,迟某业将御史坊的来龙去脉一一道来,称清朝进士迟逢元系其先祖,迟某松也在一旁帮腔搭话,明朝进士迟鑛是他的八世祖。双方对自己家族出现的先贤耳熟能详。

趁热打铁,综治网格员也不断就此引导双方大事化小,小事化无,我则从物权法相邻关系的角度给他们深入普法,解开双方多年心结,最终迟某松同意赔偿原告必要合理的损失,双方摒弃前嫌,握手言和。习近平总书记曾讲过,“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勤劳、勇敢、智慧,开创了各民族和睦共处的美好家园,培育了历久弥新的优秀文化”。案结事了,文化首功。姜山,文化昌隆之地,经济建设前沿,我们更应以文化自信支撑法治事业,将一方热土建设成法治高地。

关闭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郯城县人民法院 ICP备案号:鲁ICP备13032396号
地址: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区人民路1号 电话:0539-7156000 邮编:276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