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沂南县人民法院2019年1月1日 星期一

沂南县人民法院 http://lyynfy.sdcourt.gov.cn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

黄山景区宾馆大堂挤满过夜游客?工作人员:确有此事

来源:   发布时间: 2023年04月06日

近日,有视频显示,安徽黄山风景区白云宾馆的大堂有多名游客滞留,并配文“黄山穷游之睡宾馆大堂”,引发网友热议。

4月3月,宾馆工作人员回应红星新闻称确有此事,“当时也是没有其他办法,这只是偶尔发生的,我们这样做也是体现人文关怀。”

针对网友关注的该宾馆房价问题,黄山风景区工作人员说:“因为所有建筑材料要运送上山,所有建筑垃圾要运送下山,(山上宾馆)成本自然比山下宾馆要高很多,所以我们认为这个定价是合理合情的。”该工作人员还表示,为确保游客的安全和舒适,不鼓励游客露宿山间,也不鼓励在宾馆大堂过夜,建议游客提前做好规划,合理安排行程。

白云宾馆:

给大堂过夜的游客开暖气提供垫子

据了解,网传视频拍摄时间在4月1日晚,发生地为黄山白云宾馆。该宾馆网络订购平台介绍,这座宾馆坐落于海拔1740米的黄山核心景区,位于黄山光明顶下约300米处,是连接黄山前、后山的必经之地。

而黄山光明顶是看黄山日出的最佳地点,很多游客都会将登顶看日出加入旅游行程中,甚至有游客表示要将“睡宾馆大堂”安排进自己的出行计划里。

相关视频在网上发布后,有网友将其称为“特种兵式旅游”,表示支持“打下”宾馆房间高价格;也有人反对这种做法,认为成年人应该为自己的出行做好计划,不应该“赖在”大堂添麻烦。

相关平台显示,白云宾馆3日晚两百多元的床位“已满房”

4月3日,红星新闻记者致电该宾馆了解相关情况。工作人员表示,视频中挤在大厅的游客大约有100多人,从下午5点开始陆陆续续有人在大厅坐下,后来人越来越多,连坐的地方也没有了。考虑到天气寒冷,宾馆给在大厅里过夜的游客开了暖气,弄来垫子给没有座位的游客歇脚,还送了免费的姜茶,公共洗手间对他们也是开放的。

当被问及这样的处理方式是否会让宾馆运营成本增加时,该工作人员说:“当时我们也是没有其他办法,而且这也不是经常性的,只是偶尔发生,我们这样做也是体现人文关怀。”

入住该宾馆的客人是否对宾馆大堂挤满过夜游客进行投诉或反馈?该工作人员称,确实有些顾客提出了不满。这些顾客觉得宾馆大厅无法正常通行,并且还有持续的噪音,“我们宾馆及时给这些顾客道歉并进行了安抚,解释这是特殊情况。”

针对网友关注的该宾馆的价格问题,该工作人员表示,宾馆价格波动不大,最低的房间价格是两三百元左右,最高的1500元左右。

黄山景区:

不鼓励露宿山间和在宾馆大堂过夜

4月3日,红星新闻记者联系到黄山风景区工作人员。对方表示,黄山风景区内的宾馆房价是经物价部门核定的,明码标价,并且通过店堂、网络等公示价格、公开销售,景区内的宾馆有标间和经济房等多种房型,定价也做了细分,游客可以根据需求自主选择,“黄山的宾馆是建在‘肩膀’上的,因为所有建筑材料要运送上山,所有建筑垃圾要运送下山,成本自然比山下宾馆要高很多,所以我们认为这个定价是合理合情的。”

相关平台显示,白云宾馆3日晚价格在千元左右的房间

对于游客留宿大堂过夜是否会造成安全隐患的问题,工作人员表示,“黄山山势险峻陡峭,山区天气多变,山顶昼夜温差大。现在这个季节,晚上气温可能降到零度以下,且森林防火压力大,环境保洁要求高。所以为确保游客的安全和舒适,我们不鼓励露宿山间,也不鼓励在宾馆大堂过夜。”

“我们还是建议大家提前做好规划,合理安排行程,如选择在山上过夜,要提前预定宾馆;如没有预定宾馆,则选择一日游。一方面我们鼓励大家理性出游,有计划性地出游,但如果真有游客因特殊原因没有下山,我们也会提供人性化的服务。这种‘特种兵式旅游’现象,让管理者左右为难,目前已引起社会的关注和热议,我们也希望旅游业界的专家能给出更好的意见和建议。”上述工作人员说。

据黄山旅游官方公众号显示,今年4月,黄山景区推出了限量免票活动,每周三除外的17个工作日,每天发放1万张,共计17万张免费门票,吸引了大量游客。对此,黄山风景区有没有做好应对措施呢?该工作人员表示,“我们将4月份景区的日最大承载量控制在3万人以内,遇恶劣天气做适当调减。我们加强了一线的管理、服务力量,加派了志愿者,全力做好旅游秩序管理工作。”

有专家指出,目前我国的殡葬法规文件存在缺位现象,无论是现行的《殡葬管理条例(2012年修正本)》,还是2018年9月民政部网站公布的《殡葬管理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均未涉及网络祭祀内容,网络祭祀的监管存在空白点。建议在立法中制定针对性措施,进一步明确监管部门、平台责任等,从根本上规范网祭秩序。

“网络祭祀平台与注册用户之间是一种合同关系,用户在注册前,平台有义务提醒用户在使用时应当遵守的相关规则。同时,用户在注册后,平台提供虚拟祭祀用品,也应当依法依规,不得销售与封建迷信有关的祭祀用品。”王雨琦说。

王雨琦告诉记者,用户在购买网络祭祀用品时,属于消费者,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消费者对要消费的东西有知情权、自由选择权等,如果平台擅自加价,擅自撤销用户给亲人设置的灵堂装饰等,属于侵权,依法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同时,平台在宣传时不能虚假宣传,比如谎称某某名人就在其平台给亡人设置灵堂等,或者用户消费后,平台不能正常运行、之前购买的祭祀用品无法使用等,有可能构成诈骗罪。

有网友表示,网上祭祀乱象多存在于一些小平台上,所以在挑选时出现收费项目多、价格虚高、充值VIP或预付款之类的情况,要警惕遇到了无良平台。用户自身要选择正规的大平台,注意维护合法权益。(工人日报)

关闭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