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源流 | 一语不能践 万卷徒空虚 |
||
来源: 发布时间: 2022年01月04日 | ||
用典 “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了解民情、掌握实情,搞清楚问题是什么、症结在哪里,拿出破解难题的实招、硬招。调查研究要注重实效,使调研的过程成为加深对党的创新理论领悟的过程,成为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过程,成为推动事业发展的过程。 “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是有着“闽中十才子”之誉的明初诗人林鸿《饮酒》中的诗句,意指即便读再多的书,掌握再多的书本知识,如果不能以之指导实践,那也是徒劳无用的。揭示了“学以致用”“行胜于言”的道理。 对于知识要有效地应用于实践,古人多有指教。墨子说,“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司马光说,“学者贵于行之,而不贵于知之;朱熹说,“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王夫之说,“知之非艰,行之惟艰……且夫知也者,因以行为功者也;行也者,不以知为功者也。行焉可以得知之效也,知焉未可以得行之效也”;现代教育家杨昌济说,“知则必行,不行则为徒知;言则必行,不行则为空言。非真能力行者,学必不能博,思必不能深,故学者尤不可不置重于实行也”。 纵观古今中外“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以致一无所获者不乏其人。 据《南史·陆澄传》记载,陆澄读《易经》三年,背得滚瓜烂熟,却不明白书中的含义,学而不能用,被人讥为“书橱”。晋朝的傅迪也是好广读书而不解其义,被人评价“读书虽多,而无所解,可谓书簏矣”。 相传有一个英国人叫亚克敦,可以说是世界上私人储书和读书最多的人,却从不创作,被人形容为“荒凉的沙漠”,书籍的水倒进去便无影无踪,不曾献出一滴给人们。 他们仅仅只是注重储存知识,却不善于把知识运用于实践,所以读书再多,也只是“纸上谈兵”,徒劳无用。凡事不为则不成,不论是要解决遇到的问题还是要取得事业的成功,光“知”是不够的,无论什么思想什么学问,也都必须最终落实到行动上。 马克思教导我们:“一步实际运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中胜利连连,靠的就是一代代共产党人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一切成就,靠的就是“撸起袖子加油干”,发扬钉钉子精神,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新时代正是我们党带领人民一起干出来的。我们广大党员干部必须一方面深入和全面地学习政治理论知识,另一方面更加注重利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边学习边调研边学习边对照检查,在调研中深化理解和感悟,在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措施,激发全党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的巨大热情,更加自觉地为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而奋斗。 |
||
|
||
【关闭】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