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法院文化 > 法官文苑

天地英雄气 千秋尚凛然

来源:   发布时间: 2021年04月23日

天地英雄气  千秋尚凛然

——记日照市东港区法院抗美援朝英雄、离休法官王平堂

        “习主席的发言振奋人心呀!党和国家没有忘记我这个抗美援朝老兵,这枚纪念章,让我非常激动。日照东港法院离休法官王平堂抚摸着金灿灿的纪念章,眼含热泪。

         1023,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日照东港法院一行五人,来到后村镇马家岭村,看望一位有着特殊身份的法院同事——离休法官、抗美援朝英雄王平堂,并代表党和政府为其颁发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

    已经95岁高龄的王平堂老人,神情矍铄,面容慈祥。虽已是耄耋之年,但他身上依旧闪耀着军人的作风,透过他坚毅的眼神,依稀能窥见他当年驰骋疆场、英勇战斗的风采。

    谈起那段战火纷飞的战斗岁月和共历生死的战友,老人无限感怀……19478月,像众多热血青年一样,时年22岁的王平堂响应毛主席号召,应征入伍,先后在99师炮兵团4连、炮兵124连、炮兵8师、高炮62师卫生连任政治指导员,参加过莱西口、孟良崮、淮海、抗美援朝等战役。

    说起抗美援朝战役,王平堂回忆,他好几次与死神擦肩而过,最惊险的一次,一发子弹径直向他飞来,那一瞬间,他已经做好了牺牲的准备,然而最终有惊无险,子弹擦着头顶而过,打掉了帽子。那时候大家都不怕死,一腔热血保家卫国,王平堂慷慨激昂的说。

    骁勇善战的他在战场上屡建战功,荣立两次三等功,195512月被国防部长彭德怀授予上尉军衔,19565月获解放奖章一枚。

         1960年,王平堂转业到中央第二基地(兰州)工作,1963年回到家乡日照,先后在检察院、法院工作,离休前任日照市东港区人 民法院基层法庭庭长、审判员。

          “那时候日子苦呀,一开始,我们办案子没有交通工具,就是靠着一双腿,爬沟过坎,到老百姓家调查取证,后来条件好一点,骑着自行车外出办案,一遇到刮风下雨的坏天气,浑身被淋得湿透,但案卷始终被揣在怀里,保护的好好的。”

    回忆起在法院工作的日子,王平堂老人感慨万千,那是一段令人难忘的岁月。

       19684月,日照县公、检、法实行军事管制。1973年,日照县人民法院恢复建置后,王平堂服从组织安排,到法院政工科负责人事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

   在院机关工作期间,由于离家远,王平堂平时住在单位宿舍,妻子带着孩子在农村老家。王平堂一心扑在工作上,只有星期天他才骑着一辆旧自行车,颠簸二三十里地回家看看,住一晚第二天一大早又要赶回县里上班,家里的农活压根指望不上他。

   王平堂二女儿说,那个时候最愁的就是生产队分粮草的时候,已经成年的哥哥和姐姐亦工亦农在外面干活,父亲上班又很少回家,家里没有壮劳力,只有患心脏病的母亲带着未成年的她和妹妹一点点的往家里搬。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法院是有招工名额可以安排干警子女到工厂工作的,负责分配名额的王平堂,总是把机会让给其他干警,自己的两个成年子女早就符合条件,他却始终没有考虑自己的孩子,为此老人的长子和长女始终想不明白,对他一度不满。

    在与王平堂老人的老同事,也已退休多年的老干部交谈时,他们回忆起王平堂都竖起大拇指,交口称赞,说他不愧是参加过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的老兵,平时话很少,但干起工作来利利索索,人非常正直,为人也很好,很多好机会都让给了别人,简简单单几句话,却能清晰地展示出王平堂在法院老同事心中的形象。

         1975年,全国掀起农业学大寨热潮,王平堂作为东港法院的小组长,带领法院学大寨工作队到后村镇大曲河村开展驻村工作。驻村的一年时间,他吃住在村里,更顾不上回家看看妻儿。1976年的那场洪水,王平堂忙着在驻村抗洪救灾,可自己在渠道边上的房子却被决堤的洪水冲垮。

    大雨倾盆的晚上,王平堂体弱的妻子只能带着孩子到亲戚家躲避,家里来不及抢出来的全家人的口粮、被褥还有王平堂从军期间的军装、军功章全都被洪水冲的不见踪影。

         1979年,王平堂被任命为后村法庭第一任庭长,战场老兵成为审判一线新战士,边学习边办案,他更忙了。

    那个时候的后村法庭在几间低矮的平房里办公,自行车是当时最先进的交通工具。但山区道路坑洼不平,尤其是下过雨之后,泥泞的小路自行车都难通行,碰到这种时候,外出调查办案王平堂和同事就扛着自行车,深一脚浅一脚的趟过泥泞,继续前行。

    王平堂的腿抗美援朝时被冻伤,每到阴天下雨或气温骤降,便会膝盖疼痛,不良于行,但他就是用这一双腿,穿梭在法庭辖区的每个村落,直至退休。

    如今,老人年过9旬,身体依旧硬朗。子女多次提出要将他和老伴接到城里住,但都被他拒绝了,在村里住习惯了,自在,舒服……”老人说。遵守规矩,作息规整,是老人一生的习惯,早上5点起床,衣被叠得整整齐齐,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生活十分规律。每每家人和邻居聊起他的生活习惯,王平堂憨憨一笑,端端正正地说:当兵做人,就是要讲规矩!

   交谈间,王平堂老人说,当年志愿军的战斗精神,对如今的青年人仍有重要的意义。要听党的话,好好的工作,为人民服务好,来看望老人的法院干警临走时,老人再次语重心长的嘱咐道。

通联:日照市东港区人民法院  樊艳潮       

联系电话:0633-8179201     15006335181

关闭